生产力是人们有机整合各类生产要素,不断优化生产过程及其系统功能而形成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工业革命以来的生产力发展侧重于运用土地、资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建造生产线尤其是流水式的工业生产线,这种模式至今仍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物质生产作用。
随着二战之后科技革命的兴起,以信息科技、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一批科技领域的丛集性突破,特别是近年来迅猛发展的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工业互联网等,对传统产业带来了颠覆式的改变,生产力系统的要素、构成、系统输出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和体现。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但物质生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同时,精神生产也在加速进行,如科技创新活动、文化艺术创造、商业模式变革等。
知识产权来自人类智力劳动的成果,其中有相当数量和具有高产业应用价值的成果来自科技创新活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告诉人们,作为科技创新活动具有重要价值的部分——科技创新成果必然是生产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在知识产权领域,无论是专利、商标、版权,还是植物新品种以及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在科技和生产生活、社会发展高度融合的今天,几乎都和科技创新相关,并且大多是直接而紧密的强关联。
对知识产权的理解有两种路径,一种是法律路径。知识产权是个人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是具有排他性的私权,主要体现为财产性权利。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提供了与智力劳动的过程、结果、运用等相关的一系列法律规定,以规范创新活动、保护创新成果。人类社会重要的创新活动如科技创新、市场创新、文化创新等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方面都做了比较细致的制度安排。从法律路径看到的是知识产权的法律属性,体现的是系统化、可操作的法律规则。
另一种是经济路径。乐鱼app在这个意义上知识产权是知识资产,或称智慧财产,可定价可交易。从历史进程看,知识资产一直是稀缺资源,因为知识生产需要创造性劳动,是精神生产的活动。创造性劳动需要劳动者的高素质和劳动工具的先进性,只有这样才能对劳动对象进行比较深入的了解,才能进行诸如观测、分析、设计、实验、加工等较为复杂的劳动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新的创意、解决问题的能力、持续的改进等都需要超过社会的平均创造能力,由此而得到的知识资产以及在整个精神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创新能力,成为市场竞争中的核心要素。从这个路径看到的是知识产权的经济属性,体现出知识产权的产业功能即生产力功能。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因为除了科技本身作为生产力要素之外,它还对生产力系统中的其他要素产生重要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与日俱增、日益复杂、效果越来越显著。科技创新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对于产业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都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如何整合生产要素、怎样发挥新的生产要素的功能体现着创新的能力。知识产权是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的精华部分,是创新链和产业链中最具价值的精神生产成果,在生产力系统中的作用既十分活跃,又高效实用,并且赋能和整合其他生产要素,具有乘数和倍增效果,发挥着关键作用。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这些工作任务和知识产权密切相关。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标志,能有效促进产业创新并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型生产力系统,它包含了各类新型生产要素如数据和标准,还涵盖了创新链和产业链的主要组成部分。从新质生产力的视角来看,知识产权无论是规则还是资源,都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知识产权的法律属性是规则,经济属性是资源。知识产权规则尤其与技术相关,或是建立在技术规范基础上的规则,是生产力系统中的重要因素,它不但对其他生产要素的形成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其应用和发展同样起到或促进或抑制、或加强或削弱的作用,规则在这里反映的是规范和标准以及背后的技术和信息,这样的生产要素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具有特殊的价值。以数据为例,知识产权领域数据十分丰富,特别是专利大数据具有可信度高、标准化程度高、国际通用等特点,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数据知识产权规则制定和实施,对于规范和释放知识产权数据活力以及海量文本的势能,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开辟新赛道具有重大意义。
知识产权作为市场竞争中重要而稀缺的资源,从创新链角度看是创新过程特别是科技创新的成果,往往标志着前沿技术的突破,它本身是新质生产力系统中的关键要素,而且它就像粘合剂和催化剂,把其他各类生产要素融会贯通、催化发酵并形成新的生产力的系统输出。从产业链角度看,知识产权服务于其他产业的功能不断增强,是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的加速器,是新兴产业的孵化器。知识产权自身的产业特征也日趋显著,专利密集型产业、数字版权产业等对于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2021年国家发改委新修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科技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均列有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密不可分的数智经济、服务经济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大方向,知识产权的产业功能将会得到进一步拓展。
总之,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知识产权作为新质生产力中的关键要素,在推动产业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方面必将发挥重要作用;知识产权注重创造、保护创新、重在实用的特质,以及和科技、经济、社会的多向链接作用也必将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系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大知识产权研究院执行院长)
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聚焦《“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什么是“数据要素×”?为什么推出“数据要素×”行动?国家数据局副局长沈竹林对热点问题进行了解答。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指标2023》的数据,中国知识产权指标排名世界第一的包括:专利申请(158万件)、有效商标注册(4270万件)、有效工业品外观设计注册(约280万项)、植物新品种申请(12357件)、本国有效地理标志(9571个)。
2022年,我国制造业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经受住了超预期因素影响的大冲击,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稳定居于超过120的较高水平,制造强国建设稳中有进。这是12月28日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中国工程院等单位联合发布的《2023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得出的最新结论。
为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水平,今年全年制定75种农药在食品中的327项最大残留限量,发布农业行业标准170项,公布首批178个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名单。
当前呼吸道疾病以流感为主,多数省份已经到达流行高峰,肺炎支原体感染下降,新冠病毒感染处于低位发病水平。
由云南大学中国西南天文研究所提出设想并主持研制的“多通道测光巡天望远镜(梦飞)”,于12月21日在云南丽江建成,并首次获得蓝黄红三通道同时出光的天体图像。
互联网基础资源是指域名、IP地址、AS(自治系统)号码及其所构建的域名系统、路由等互联网架构体系与协议。在保障网络互联互通、高可扩展以及支撑各类创新应用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最近,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博士一年级学生李建专,正忙着将他学业生涯的第一个研究成果落地。
从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国产大型邮轮扬帆起航、深中通道探入海底,到全球首个百万千瓦级水光互补电站正式并网发电、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亚洲最大火电“碳捕手”一展身手……回首2023年,令人欣喜的“首个”“之最”接连涌现。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12月26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将持续完善新领域新业态专利审查标准,综合运用多种审查模式,助力绿色低碳技术和未来产业领域专利申请获权,为绿色低碳技术和量子信息、类脑智能等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技术供给。
主动脉瘤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俗称“无声杀手”,通常在破裂之前不会引起任何症状。一般来说,当主动脉扩张超过其原始尺寸的1.5倍时,就会发生主动脉瘤。随着它的生长,主动脉壁会变得脆弱。最终,主动脉壁脆弱到无法承受流经其中的血液压力,导致致命的主动脉瘤破裂。
韩国蔚山国立科技大学与美国田纳西大学、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合作开发出一种新技术,成功优化了专门用于6G通信的太赫兹(THz)纳米谐振器,将太赫兹电磁波放大3万倍以上。
但他们也指出,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在成本和技术上可扩展的潜在解决办法,可安全地降低抗生素处方率。
朱丘寺遗址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四通镇,总面积约8.5万平方米,是一处以龙山晚期堆积为主的聚落遗址,遗址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250年至公元前1700年。
科技名词是科学知识在语言中的结晶,既镌刻着时代烙印,也是透视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
26日,中国工程院在北京发布“超级工程研究”成果。该课题首次系统研究了近现代中国以工程立国这一基本课题,填补了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空白。“超级工程研究”还精准筛选出跨越古今、涵盖中外的643项超级工程进入排行榜。
气象监测数据显示,12月1日至13日,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但从14日开始,大范围寒潮天气过程开始自西向东影响我国,有95个国家气象站点过程最大降温达到或超过20℃。
从头顶的星辰到脚下的大地,从广袤的宇宙到幽微的粒子,2023年,中国不断取得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顺利起飞、平稳落地、跨过水门……5月28日,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客机C919成功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
冬季来临,随着病毒性感冒、流感以及支原体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近期因胸痛到医院就诊的儿童青少年明显增多。胸痛是咳嗽造成的吗?还是另有原因?什么情况下应尽快带孩子就诊?
近年来,西农在苹果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种源创新、肥水高效利用、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黄土高原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帮助黄土高原尤其是革命老区实现了果香、民富、产业强。
相关文章: